製造業3K產業是指工作環境具有危險(Kiken)、骯髒(Kitanai)、辛苦(Kitsui)特性的特定製程產業,依勞動條件分為五個級別,核配比率從10%到35%不等,以1年平均勞保投保人數乘以核配比率計算可聘僱的外籍移工人數。
工廠老闆最頭痛的問題,大概就是找不到願意做基層工作的員工了吧?明明薪水開得不差,卻總是招不到人。這時候你可能會想:「我們是不是可以申請外籍廠工?」但接著又冒出一堆問號——什麼是製造業3K產業?我的工廠符合嗎?核配比率又是怎麼算的?
別擔心!接下來用最直白的方式解釋製造業3K產業的分級制度、核配比率計算方法,以及申請時該準備什麼。
💡 製造業3K產業重點提醒
- 📌 3K產業分為 五個級別,核配比率從 10%到35% 不等
- 📌 計算公式:1年平均勞保投保人數 × 核配比率 = 可聘僱外籍移工人數
- 📌 第一級產業(專業染整、鑄造、表面處理)可申請 35%核配比率
- 📌 額外增加核配比率需繳納 每月5,000至11,000元 就業安定費
- 📌 認定函效期 6年,申請流程約需 2-3個月
資料來源:勞動部製造業3K產業規定
製造業3K產業到底是什麼?
製造業3K產業來自日文的三個K字頭:危險(Kiken)、骯髒(Kitanai)、辛苦(Kitsui)。簡單說就是工作環境比較艱辛的製造業,像是高溫、高噪音、高污染的生產環境。
為什麼要特別定義製造業3K產業?
因為這類產業的工作條件確實比較辛苦,本國勞工投入意願不高。政府為了讓這些產業能穩定運作,開放較高比率的外籍移工配額。
根據勞動部資料,國內製造業3K產業約58,000家,年產值約2兆9千億元,大多屬於中小企業。這些工廠的製程或作業性質特殊,例如鑄造、表面處理、印染整理等,確實需要穩定的人力支援。
五級制怎麼分?你的工廠屬於哪一級?
製造業3K產業採用五級制分類,級別越高代表工作環境越艱辛,可申請的核配比率也越高。
| 級別 | 核配比率 | 代表產業 |
|---|---|---|
| 第一級 | 35% | 專業染整業、專業金屬基本工業鑄造業、專業金屬鍛造業、專業金屬表面處理及熱處理業 |
| 第二級 | 25% | 染整業(附有上下游產業)、紡織品製造業(限床單、床罩、毛巾、浴巾、被褥)、襪類製造業、鞋類製造業、塑膠原料及接著劑製造業、橡膠製造業、石材製品製造業 |
| 第三級 | 20% | 紡紗業、織布業、不織布業、皮革毛皮整製業、木竹製品製造業、農藥及環境用藥製造業、塗料染料及顏料製造業、塑膠製品製造業 |
| 第四級 | 15% | 肉類加工及保藏業、水產加工及保藏業、蔬果處理保藏製造業、食用油脂製造業、乳品製造業、碾穀磨粉及澱粉製品製造業、動物飼料配製業 |
| 第五級 | 10% | 資料儲存媒體複製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造業、照明設備製造業 |
舉例來說,如果你經營的是專業染整廠,那就屬於第一級,可以申請35%的核配比率。如果是電子零組件廠,就屬於第五級,核配比率為10%。
核配比率計算公式與實際案例
核配比率的計算其實不複雜,公式是:1年平均勞保投保人數 × 核配比率 = 可聘僱外籍移工人數
讓我們看幾個實際案例:
案例1:第一級產業(35%)
小張的專業金屬表面處理廠,過去1年平均勞保投保人數80人 → 可聘僱外籍移工 = 80人 × 35% = 28人
案例2:第三級產業(20%)
老陳的塑膠製品工廠,過去1年平均勞保投保人數60人 → 可聘僱外籍移工 = 60人 × 20% = 12人
案例3:第五級產業(10%)
王老闆的電子零組件廠,過去1年平均勞保投保人數150人 → 可聘僱外籍移工 = 150人 × 10% = 15人
還可以增加核配比率嗎?
可以!取得基本核配比率後,雇主還能申請額外增加5%、10%、15%或20%,但需繳納較高的就業安定費:
- 基本級別:每人每月2,000元
- 增加5%:每人每月5,000元
- 增加10%:每人每月7,000元
- 增加15%:每人每月9,000元
- 增加20%:每人每月11,000元
申請3K認定要準備哪些文件?
想申請製造業3K產業認定並引進外籍移工,需要分別向產業發展署和地方勞工局提出申請。
向產業發展署申請認定應備文件:
- 製造業業者申請協助引進移工案件設備清單(M 三四三 A 表)
- 工廠登記證明或特定工廠登記證明
- 機器設備證明文件(最近一年營利事業所得稅納稅證明)
- 工廠生產流程圖及工廠平面圖
- 公司簡介、主要產品名稱、圖片及用途說明
向地方勞工局申請應備文件:
- 最近6個月勞工退休金繳費證明
- 最近6個月積欠工資墊償基金繳費證明
- 最近6個月勞保費及職災保險費繳費證明
- 申請日前1年內每3個月1次,共4次勞資會議紀錄及相關備查函
認定函效期:
- 產業發展署認定函:6年
- 初次招募函:1年(可分次申請)
- 入國引進函:6個月+3個月延展
常見問題FAQ
Q1:我有兩間工廠,可以合併計算核配比率嗎?
A:如果兩廠分屬不同行業別及核配比率,必須設立不同勞保證號,分別計算各廠可聘僱的外籍移工人數。製造業3K產業的外籍移工為專廠專用,不得調派到其他工廠。
Q2:核配比率的「1年平均勞保投保人數」怎麼算?
A:是指向產業發展署申請認定當月前2個月的前1年期間平均勞保投保人數。舉例來說,如果你在2025年1月申請,就看2023年11月到2024年10月這段期間的平均投保人數。建議先試算找出最有利的申請時機。
Q3:製造業3K產業申請需要多久時間?
A:從準備文件到取得認定函,通常需要2-3個月。時程受文件完整性、主管機關審查進度等因素影響。透過專業的人力仲介協助,可以更有效率地完成申請流程。
Q4:增加核配比率划算嗎?
A:這要看工廠的實際缺工狀況和成本考量。增加核配比率雖然要繳較高的就業安定費,但如果確實需要更多人力,且本國勞工難以招募,那就值得考慮。建議先評估生產需求再決定。
讓專業協助你完成製造業3K產業申請
看完這篇文章,你應該對製造業3K產業的分級制度和核配比率計算有清楚的了解了。不過實際申請時,從判斷工廠屬於哪個級別、準備完整文件、到送件追蹤進度,每個環節都需要專業知識。
如果你想更快取得3K認定並順利引進外籍移工,找有經驗的人力仲介會省下不少時間和心力。兆豐國際管理顧問專精製造業外籍移工申請,連續兩年獲勞動部評鑑A級,熟悉各產業的申請眉角,能幫你規劃最適合的方案。有需要的話,歡迎聯繫我們聊聊。
兆豐國際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 聯絡電話:0989-773300
💬 Line諮詢:https://lin.ee/V8IoiEO
✨ 勞動部連續兩年評鑑A級的優秀外勞仲介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