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籍勞工到移工:台灣改變稱呼背後的意義

台灣近年來積極推動外國勞工政策,其中一項重要的改革是將原本稱為「外籍勞工」的名詞重新命名為「移工」。這項改革背後的動機來自於對詞彙的敏感性和社會對外籍勞工的刻板印象。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定義,外籍勞工是指不具有該國籍但在該國就業的勞動者。然而,「外籍勞工」這個詞在台灣社會常常帶有貶義和歧視意味,因此有人主張應該重新命名。根據聯合國的相關公約,將其改為「移工」更能夠客觀描述他們是透過移動來尋找工作的人,避免了貶低和歧視的含意。

此外,台灣《就業服務法》也對「移工」進行了分類和對待。白領移工包括管理者階層、補習班外籍老師、演藝工作者、運動員等;而藍領移工則包括漁工、外籍看護工等。不同專業的移工擁有不同的權益和對待,這也呼籲社會應該對移工進行平等對待。

這項改革不僅是名詞上的轉變,更代表了台灣社會對於勞工權益和多元文化的尊重。透過這樣的改革,希望能夠建立一個更加包容和尊重的社會氛圍,讓每一位來台工作的移工都能夠獲得應有的尊重和保障。